一面說不想像這樣,但也沒進行改變?—淺談個人改變動機

撰文者 李睿哲 實習諮商心理師

「阿哲你有在運動對不對,可不可以教我怎麼運動」,對運動充滿熱忱的我不時會遇到這問題,而我也會說「好啊,你運動目的是什麼?平常什麼時間才有空…….」,接著跟朋友討論後,依個人需求量身打造他的運動計畫,但有落實執行的人數:0,最多維持兩週就很值得令人敬佩了。

  其實不論是想開始運動、或是想調整飲食改善體態,以至於戒菸戒酒;很容易聽見當事人出現這樣的聲音「我覺得現在這樣很不好,但我就是懶得動、要改變很麻煩,就覺得現在這樣也不錯啊。」,怎麼會這樣,當初說想要改變的不就是你嗎?

 自然界有其平衡,人的行為也是,譬如平常習慣藉由吃東西獲得滿足,而身體本身的代謝能力就足以維持健康及體態,毋須刻意運動;吸菸喝酒對有些人來說可以幫助轉移注意力、跟他人社交並應對壓力。以上述例子來說,這些舊有行為可讓人在「壓力」以及「放鬆」之間維持平衡,在個人日常生活裡扮演舉足輕重的腳色,既然如此,毋須第一時間否認舊有行為,他幫助我們一路活到今天,多麼的讓人讚嘆與感激!

  但事過境遷,雖著情境的改變,舊有的功能也就不能像以往一樣可維持平衡,如年紀大了代謝能力下降,需要培養運動的習慣;透過抽菸放鬆心情的方法,也許有了孩子後就不像以前那樣適合了,原本的平衡因而打破,人們開始感到不舒服而尋求改變。但舊有行為往往已伴隨自己數年、甚至十幾年之久,想改變多麼的不容易!人的改變有階段性,心理諮商在不同階段各有其應對的方式 (James Prochaska & Carlo DiClement, 1982;引用自楊筱華,1995):

  • 懵懂期:在圈外,此時個人不認為自己要改變,譬如體態慢慢在變個人沒發現,別人提醒後雖然隱約有感覺,但整體來說尚未覺察對己生活的負面影響。此時心理師的工作是拓展個人對問題及危險所在的認知:「真的沒事嗎?會不會平常生活也容易疲累,穿褲子也比以往還緊」,協助意識到現況已失衡。
  • 沉思期:意識到失衡的現況後,個人進入了沉思期,此階段的人同時存在著「保持舊有行為習慣」以及「想改變的念頭」的矛盾,像蹺蹺板一樣在個人心中維持某種平衡,若任何一邊重量太重,另一端的聲音就會隨之出來。譬如說「你身體已經很不健康了,不能再吃這麼多」,在這階段嘗試說服,就會改變翹翹板的重量,當事人覺得「吃東西讓我覺得很愉快,這有什麼不對!」,對他人的建議就產生了抗拒,來讓翹翹板平衡回來。這階段心理諮商會討論翹翹板兩端的聲音,「維持」與「改變」各自的效益與風險,讓個人以自己主觀的想法感受,思考對自己的影響為何。
  • 決定期:當個人浸泡在沉思期,若對自己的想法感受有更多的覺察,就更有機會決定改變,此時到了決定期。決定期的人會說「我可以怎麼做?該怎麼改?」;此時諮商師會傾聽個人需求,討論合適的策略,順利的話就進入行動期,否則會退回沉思期,持續深化自我覺察。
  • 行動期/維繫期:展開行動,生活中會遇到阻礙,這些阻礙造成的挫折感,往往會讓人想退回舊有的模式,譬如想依照策略開始運動,但時間本身都有規畫調整不易,或是因為疲憊而難以持續行動。此時心理師與個人討論這些阻礙、挫折,幫助個人在挫折與行動中持續展開新的行為模式;不過可以注意,新行為模式的養成並非一蹴可及,來來回回數次後才會穩定下來,也就是說,即便到了維繫期,重新回到沉思期是很常見的,在新的行動以及探索自己的想法感受並進下,最終讓新的行為成為自己的習慣。

 

  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的內在是如此的豐富,不難想像為什麼我量身打造的計畫最多也只讓人維持兩週,或許你也遇過確實有想要改變的念頭但就是很難動起來的人,但可以留意:這些狀況不會只是說說,而是他也正在奮鬥著。人的行為改變是一趟內在的冒險之旅,會遇到許多阻礙、不適應,往往維持舊行為,或是寧願停留在失衡的不舒適感,也比起努力改變還來的輕鬆。

  因此心理師在諮商時以讓溫暖放鬆的氛圍,與個人一起面對,過程中不強迫以及不爭辯 (改變都夠辛苦了何必彼此相害!),探索「變」與「不變」各自的優缺點,自行決定怎麼做對自己最好,同時在過程中看見自己的優勢以維持新的行為;上述種種到位後,最終就有機會改變自己的行為,找到新的平衡。

 

參考書目:楊筱華(1995)。動機式晤談法:如何克服成癮行為戒除前的心理衝突 (William R. Miller)。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睿哲 實習諮商心理師

擅長議題:家庭/親密關係、情緒與自我探索、生涯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