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者 郭偉中 諮商心理師
最近,讀了《金錢心理學》這本書,書中以各種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來解釋日常中的「錢事」──賭博、理財、殺價、購物、成就等,用字淺顯易懂,頗為有趣,很適合中學或大學生閱讀。
書中有一小段在討論「比較」讓我印象深刻,他提到:有時候我們身邊會有這樣的朋友,看起來有不錯的學歷、成就,生活也算是多彩多姿。但,他們仍然會跟更成功的人士比較,感嘆自己還不夠有錢,房子不夠大,職位不夠高,生活不夠豐富,甚至為此陷入負面情緒中。
這不就是在說我嗎?
滿多時候我很容易「自我懷疑」,像在寫作時,我會參考其它人寫的文章,常常覺得別人寫得這麼好,我的文章能看嗎?
又或著在臉書、IG上,看到藝人好身材的照片、網紅炫富的影片,國中同學結婚照,前同事升官又加薪。一則則的訊息,都好像都在提醒我:身材不好,也沒賺多少錢,又還沒結婚,升官不知在何年。真是越看心情越低迷,越沒自信。
「比較」經驗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有時會帶來壞心情,好像沒什麼好處,既然壞處這麼多,為什麼我們還要比較呢?
其實「比較」是一種自我認識的方式,是一種常見的思考方法。
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曾提出「社會比較」的概念,他認為:人們藉由和他人比較,來評估自己的態度、能力及特質,並認識自己。
在「社會比較」理論中,如果對方比我們弱勢,稱為「向下比較」;對方比我們優秀,則稱為「向上比較」。兩種社會比較方式各有優缺點。
向下社會比較,會讓我們對自己的能力或特質,感到有自信,我們會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比他人優秀。但,也可能因此讓我們輕蔑他人,對他人幸災樂禍,或發展出嬌傲自大的個性。
向上社會比較,則讓我們得知自己的不足,產生進步的動力,並尋找可以進步的方法,並發展出謙虛的特質。同時卻可能讓我們沒有自信,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並產生忌妒、自卑的感受。
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會找同儕或與自己相似的人比較,可能是朋友、同事、同性別、同年齡、同行業。有時我們也會找一些楷模比較,像是藝人、大企業老闆、教授。
現在社群媒體發達,很容易從網路上得知別人的訊息,甚至是生活中不曾接觸過的對象:網紅、Youtuber、藝人、某個IG上追蹤的人,我們也可能會和這些人比較。
但,這些比較資訊是真實的嗎?網路上的訊息大多經過篩選,也不太完整。我們常只從網路上的發文、照片或影片,去猜想他人的能力、特質或成就,並以「猜想」作為自己比較的參照。
被我們忽略的是,這些網路訊息或形象很可能是設定出來的,並非真實的訊息;也可能我們只看到對方好的面向,因為壞的沒寫在網路上。跟這樣過度美好的形象做比較可能會讓我們產生過多的自卑,對生活也不一定有正向幫助。
「比較」是如此常見的思維方式,也是認識自我的方法之一,好的比較經驗會讓我們成長並且有自信,不好的比較經驗則帶給我們輕蔑、幸災樂禍、嬌傲自大、忌妒、自卑。我們可以練習更有意識的比較,或許能減少比較帶來的負向影響。讓我們思考下面的問題:
- 你通常會和什麼樣的人做比較呢?
- 對方的訊息真實嗎?你有實際和對方聊過他們的經驗嗎?
- 這些比較經驗,對你帶來怎麼樣的正向及負向影響?
- 如何減少比較帶來的負向影響?
郭偉中諮商心理師
擅長議題:多元性別、性侵害創傷、人際關係、情緒調適、身心靈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