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欲望:我們何以不斷出現重複行為

撰文者 李睿哲實習諮商心理師

      A男時常覺得寂寞,他也總能與女性展開曖昧關係,過程悉心呵護,讓對方感到溫暖窩心;但正式交往後,A男態度隨即變得冷淡,態度丕變,沒過多久後結束了感情,但又展開新的曖昧關係、分手……重新進入行為循環。

        上述例子可以說「A男只喜歡曖昧感啦,A男不喜歡承擔責任啦」,問A男為什麼會這樣,他也說不上來,只覺得「曖昧可以讓他每天充滿活力,確定關係後整個人就變得沒精力了」。我們可以問的是:曖昧感滿足了A男的什麼,以至於曖昧感結束了,A男的感情也就停止了呢?在談論人與人關係的連結時,讓我們倒帶一下,回到最一開始的與人連結的經驗—母親。

        出生後,母親照顧的孩童被視為掌上明珠,尿褲子一哭,母親幫忙換尿布,肚子餓了一哭,母親就來餵奶,想睡覺了一哭,母親出面哄到睡;這種感覺何其美好,人際相處彷彿無界線似的,隨自己需求而起舞。為了讓這感覺得以留存,孩童也自然的會觀察母親對待自己的言行並從中學習:「乖~不哭不哭,你是不是餓餓了」,孩童也就學到這感覺叫做餓餓,除了從中認識自己之外,也學習到當有這感覺時,可以使用哭泣 (或其他方式)召喚被照顧的感受。

        不過人的感覺之豐富,也許孩童除了肚子餓之外,哭可能也代表想要抱抱,可能也代表真的有難受的感覺,原因何其多!無奈母親終究不是孩童,除每了不知道孩童怎麼了之外 (孩童自己也不見得清楚),母親的語言也無法完整表達個人的需求,沒被表達到的部分猶如缺少了什麼、空了一塊,爾後會為了填補這塊,自幼開始就會觀察母親的需求是什麼,譬如好好把書讀好,待人要溫柔等等,將之攝入,形成自己的價值觀,這有意無意的行為,就是渴求與家人連結的親密感,寫到這裡讀者也不難發現:把書讀好、待人要溫柔的價值觀,原先是母親的,但為了得到好的連結、關係,孩童自然的將之視為自己的,人的欲望可以說是來自於他人。

        但終究,母親不會永遠為滿足孩童的角色,母親也有屬於自己的伴侶關係—也就是父親,孩童開始從父親身上學習:什麼樣的人際互動,最適合用來跟母親建立連結,譬如從父親身上學到,人際相處要懂得照顧另一半的需求。可注意,這裡的學習不僅是家庭關係的互動,更是我們步入到了學校、社會等場域,與他人互動模式的基礎,此時人的欲望來自於「他人」,「他人」的意涵更擴及到我們平時生活該如何待人接物的規範。      

 不過令人難過的是,這也代表著我們離兒時生活「一切都隨自己起舞」的日子越來越遠,內心的空缺也隨之擴大,空缺出現的同時,人的欲望也隨之而來。以A的例子來說,當感覺到寂寞時,就開始以「溫柔對待他人、照顧他人的需求」的欲望來遠離自己的空缺感,但人一方面又不會「真正的滿足自己的欲望」,因為當欲望停止時,就會開始感受到自己的空缺,為避免此,人會讓欲望持續下去;因此A藉由不斷的曖昧,維持欲望的轉動,人與世界連結的結構,就此形成。

        當然上述的例子並非絕對,人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在,透過反思跟覺察,或是心理諮商等各種方式,慢慢了解自己獨一無二的模式為何,也可思考不同的行為/欲望模式,如偷竊、拒學、經常性的遺忘、吵架等等各種行為,它的背後經歷著什麼樣的欲望以及缺失呢?再來可進一步的問:如果這些欲望都是外在的,那什麼是自己的呢?自己又是怎麼想的?既然空缺永遠都在,我們能不能培養出對自己的愛、愛自己的空缺,讓自己的生命毋須以欲望來填補!

參考書目:吳瓊 (2011)。雅克·拉康:閲讀你的症狀。人民大學出版社。

李睿哲 實習諮商心理師

擅長議題:家庭/親密關係、情緒與自我探索、生涯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