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網」世代—青少年網路成癮防治

撰文者 詹明芬 諮商心理師

        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以及3C產品的普及,走在路上幾乎人手一機。Facebook、IG、寶可夢、傳說對決……各種手機遊戲、網路社交平台不論對大人小孩都充滿了吸引力。青少年網路過度使用與網路成癮的問題,也是各位家長關注的議題。

我的孩子有網路成癮嗎?

 孩子經常使用網路、電腦、手機,是不是就是網路成癮?但完全不讓孩子使用網路與3C似乎也不符合現代的生活形態。家長該如何注意?以下列出幾項網路成癮的指標,若在九項中符合六項,家長就要注意孩子是否有網路成癮。 

  • 整天想著網路上的活動。 
  • 多次無法控制上網的衝動。 
  • 耐受性:需要更長的上網時間才能滿足。 
  • 戒斷症狀:產生焦慮、生氣等情緒,並需接觸網路才能解除。 
  • 使用網路的時間超過自己原先的期待。 
  • 持續的想要將網路活動停止或減少,或有多次失敗的經驗。 
  • 耗費大量的時間在網路的活動上或離開網路上。 
  • 竭盡所能來獲得上網的機會。 
  • 即使知道網路已對自己造成生理或心理的問題,仍持續上網。 

預防孩子網路成癮,家長可以做什麼?

  1. 電腦放公共空間:將家中電腦置於公共的空間,如此可以注意與了解孩子使用電腦與上網之情形,而放置公共空間對於電腦使用時間的規範上亦有控制作用。
  2. 保持親子的溝通管道與溝通習慣:家長每日可找時間與孩子聊聊天,關心孩子生活狀況,表達對孩子的關心,孩子也有更多機會能和父母討論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
  3. 全家的共同活動:家長可定期安排全家的休閒活動,最好是戶外活動,不但能減少孩子使用3C的行為,亦能增進身心健康。亦可增加人際互動的活動,例如參與家族聚會、朋友聚會,讓孩子有真實的人際互動經驗,而非只在網路上交朋友。
  4. 生活規劃與上網時間討論:與孩子協議如何規畫生活與上網時間,共同建立適宜的網路使用習慣。家長亦要以身作則,給孩子良好的榜樣。

若是我的孩子已有網路成癮狀況,家長該怎麼辦?

  • 了解潛在問題:孩子的網路成癮行為,可能只是反映出孩子內在心理的困難,只是孩子不知該如何解決,而用打電動、上網聊天交友的方式逃避問題。因此,若孩子已經出現網路成癮狀況,除了調整網路使用的狀況外,了解孩子所面臨到的內在心理困難是什麼,才能有效幫助孩子。
  • 尋求專業資源:發現孩子已有網路沉迷情形應審慎處理,並向專業醫師、心理師求助,並定期與學校老師與輔導室保持連繫,共同協助孩子建立良好生活規範與網路使用行為。

推薦書目:王智弘(2009)。網路諮商、網路成癮與網路心理健康。台北:學富文化 

詹明芬諮商心理師

擅長議題:親子關係、拒學、情緒困擾、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