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了,然後呢?關係維持的秘密

撰文者  賴惠敏諮商心理師

「黑暗中沉睡著是你的輪廓,卻碰不到你的靈魂。
這一張小小的雙人床讓我迷路了,
每天就好像背對背的列車,只在深夜裡會合
幸福了然後呢?愛情用什麼再確認?
你是不是也記得多久沒有說愛我?噓…」

歌手A-lin一曲《幸福了,然後呢?》把關係陷入僵局的伴侶,從熱戀到失去當初那份吸引力、激情與熱情,隨著時間累積的摩擦、衝突,最後你隱忍,或我不說。那我們之間還有愛情嗎?還是只剩下一起生活而已?唱得委婉動人卻心酸。最後的那聲「噓」彷彿更是無聲代替千言萬語的說著:「我很委屈、悲傷、失望我在這份愛裡很孤單。想討愛,但我選擇不說」。

「是什麼讓你選擇不說?」

「我怕說了得不到回應,或是得到更多的衝突、失望。」

美國心理學家John
Gottman
花費40多年研究了700對夫妻的婚姻關係,發現夫妻之間處理衝突的方式,竟高達90%以上能預測是否會走上離婚一途,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冷戰。

我們理智上都知道冷戰很傷感情,但為何我們選擇冷戰?也許你會想,實話太傷人,或許你知道你憤怒下的表達太過尖銳,也有可能是,你過去從原生家庭中學到的,父母面對衝突的方式,就是用冷戰不說話的方式面對衝突。

冷戰其實就是一種冷暴力。似乎對於對方的心情毫不關心、即便物理上沒有把對方拋棄,那份忽略與拒絕對話,就已種下足以讓對方受重傷、感到被拋棄、孤單、窒息、渴望逃脫的痛苦。

我常在諮商中或演講中與人們分享,關於人的心理機制,那份未滿足的需求或未解決的衝突,將會以任何形式從其他管道中釋放來得到平衡,有的人可能是壓抑後轉移到弱者身上(例如:遷怒到孩子身上),而有的人可能失望後便開始尋求外在的慰藉(例如:外遇或成癮問題)。那我們到底能如何改善關係呢?

除了透過伴侶諮商外,你也可以練習去探索彼此「愛的語言」,這是美國婚姻治療師Gary Chapman多年諮商經驗發現,許多衝突來自夫妻「愛的需求」未被滿足,雙方彷彿說不同的語言所提出的概念,建議可以讓彼此都測驗看看,探索你想要的與對方想要的會是什麼,簡述如下:

測驗連結於此:愛之語線上測驗,連結資料來http://love.cssa.org.tw/

五種愛的語言:

1.肯定的言語(Words of Affirmation):肯定的言語包括稱讚、鼓勵或向他人表達感謝。

2.服務的行動(Acts of Service):服務的行動是真誠地為對方服務、做事情,如煮一頓料理、替另一半按摩、幫小孩洗澡等。

3.真心的禮物(Receiving Gifts):禮物不一定要昂貴的物品,關鍵在於看到對方的需要,或留意到特殊節日以展現心意。

4.精心的時刻(Quality Time):是指兩人彼此陪伴,把專注力放在對方身上,放下手機關掉電視,一起從事喜歡的活動。如兩人約會的時刻。

5.身體的接觸(Physical Touch):不完全只表示性行為,其實牽手、擁抱、親吻都是身體的接觸。

當你更了解自己想要什麼,也就是說感受到對方愛你的方式,那麼請試著跟對方表達看看吧,對方也才有機會知道如何對你示好示愛!這裡指的當然是不強迫要求對方配合的情況下,重點在於把自己的感受認真看待,認真看待你們的關係,願意練習表達!

此外,對方探索出來的愛的語言排序,也反映出對方的需求與渴望排序,那當你知道的前兩名或第一名之後,就試著給予對方想要的,愛的感受吧!啟動愛的正向循環,就從改變自己愛的語言(行動)開始!

祝福你。



參考資料Gary Chapman,《愛之語:兩性溝通的雙贏策略》

 圖片來源:pixel免費圖庫


                                                                                                                                                      賴惠敏  諮商心理師

擅長議題:情緒療癒、家庭與親密關係、生命教育與自殺防治、自我肯定、性別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