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藍迪
藍天綠地 啟迪孩子的未來

藍迪幣 的故事

 藍迪幣 的交易僅限在藍迪兒童之家特有的藍迪商店 , 不是公司行號地下室附設的便利商店 , 也不是學校的福利社 , 更不是廠商特約商店。

藍迪幣 的故事

「辦公室廣播、辦公室廣播,Friday Store現在正在開賣中,歡迎參觀選購」

藍迪幣 的消費行為

小偉衝進商店 , 一眼就看到了名牌的鞋款 , 但這雙鞋是不是寫著他的名字 , 他有點緊張 , 因為還得試穿才知道 ; 這間商店沒有店員會蹲下來幫你試穿 , 或是幫你尋找適合的號碼 , 所有的商品全在你看得到的貨架上 , 也都有著清楚標價 , 不用費心殺價 , 但使用的貨幣不是大家熟悉的新台幣 , 是藍迪兒童之家獨家發行的 藍迪幣  , 與台幣的匯率是1:1,但這裡的商品都比市價便宜許多 , 小偉試穿鞋子正正好 , 眼角的餘光盯著弟弟妹妹們熱烈討論的3C區 , 心中盤算著自己手中所有的藍迪幣 , 計算著自己的行動方略 , 這個月應該是一雙鞋子加上一些零食就把所有的積蓄都梭哈了吧 。 

 藍迪幣 限定的藍迪商店讓孩子成為傳愛的小天使

藍迪兒童之家特有的藍迪商店只能使用 藍迪幣  , 不是公司行號地下室附設的便利商店 , 也不是學校的福利社 , 更不是廠商特約商店 , 這裡的商品來自四面八方善心人士的物資捐贈 , 所捐贈的物資來到總務紹峰老師這邊都會分類分流 , 主要可分為生活必須用品 , 像是白米 、 牙膏 、 衣褲等 ; 另一類當然就是非生活必須品 , 像是玩具 、 耳機 、 MP3 , 以及孩子最愛的糖果零食 ; 有著大型量販店倉儲經驗的邵峰老師 , 會依照商業物流暢貨概念 , 將孩子最常使用到的 、 食品即期商品優先整理使用 , 並很有耐心在儲藏室裡歸類與整理耗上一整天 , 盡力做到物盡其用 、 貨暢其流 , 單位用不到的物資 , 也會轉贈予其他需要的社福單位 , 也讓孩子成為傳愛的小天使 。 

藍迪幣 的使用方式

紅綠燈級零食等待孩子使用 藍迪幣 自行選購

若捐贈的是食品或食材 , 藍迪兒童之家營養師詩茹會依照每個孩子目前健康狀況 、 先天體質狀況 、 現階段是否正在體重管理等來衡量每位孩子所適合攝取的營養 , 分為日常營養所需的正餐 、 放學回家可能補充的點心 , 以及將零食標註為紅綠燈 , 提醒孩子哪些屬於邪惡的紅燈食品 、 哪些是比較健康的零食 。 正餐所需的營養食材會請廚房的翠香媽咪處理 , 或是周末由小家老師領回小家烹煮 ; 而紅綠燈級零食就發送到藍迪商店 , 等待孩子自行選購 。 
藍迪幣 買零食

家家是典型的大宗零食消滅機 , 幾乎把每個月領到的 藍迪幣 全都拿去買吃的 , 因為吃零食會讓她覺得很開心 , 平常的零用錢也會跟同學在外面聚餐 , 能花得起的美好飲食對一位表演科女生來說 , 是在學校長期體力與耐力訓練之後 , 給自己最好的鼓勵 , 選擇沒有對錯 , 但得自己負起後果產生的責任 , 這是藍迪的教育理念 , 因此最近詩茹營養師正採用食療方式為她做體重管理 , 希望她在表演學科上的表現能更加展現女高中生的自信與亮眼 , 因此得暫時跟零食說掰掰 , 最近買的一件比較貴要價200元的吹泡泡相機 , 若是用零食來換算的話 , 真的得推掉不少零食的誘惑才能換到這玩具 , 讓她在內心掙扎許久才下的決定 , 這些掙扎都是學習的過程與養分 。 

藍迪幣 的宗旨理解想要與需要的差別

理解想要與需要的差別

「理解想要與需要的差別 , 並達到愛物惜物的教育」 , 發明 藍迪幣 的綜合業務主任Coco老師說 , 「社福機構的物資來自四方善心人士一點一滴節省自己捐獻來的 , 最忌諱孩子無感浪費 , 文具弄丟了以為不用錢隨時都有新的 , 衛生衣當免洗衣在穿 , 因此推展自己負起責任的惜物教育 , 設計藍迪商店以及 藍迪幣  , 讓孩子也能自由做主 , 選擇購買自己喜歡的小東西 。 」回想起之前尚未有藍迪商店時 , 孩子會有偷竊或是囤積物資的行為 , 因為心中害怕不足感作祟 , 有了藍迪商店就沒有這樣的行為了 , 孩子能學習自主運用手中的現金零用錢與 藍迪幣  , 管理自己的慾望與資源 , 也因此藍迪老師不會干涉與支配孩子在商店購買的東西與行為 , 讓他們享受選擇與採購的樂趣 。 
藍迪幣 的用處判別理解想要與需要的差別

高中女生小淳自己的分類是這樣的 ,  藍迪幣 是買想要的東西 、 零用錢是買需要的東西 , 最常用 藍迪幣 購買的是綠燈的零食及餅乾 , 雖然沒有便利商店裡的紅燈零食 , 也能某種程度滿足自己深夜喜歡喀零食的慾望 , 曾經存了1000多元 藍迪幣 買了自己最喜歡的保養品 , 因為自己就讀影藝科系 , 但外面的化妝品都很貴 , 希望藍迪可以賣些同學常聊的夢幻級化妝品 。 「藍迪商品的定價合理且能逼著自己學會計帳 , 感覺比同學還懂得理財 , 不會常常有欲望炸開或是零用錢不夠的煩惱 ! 」小淳得意地說 。 

藍迪幣 的幣值

失敗都是一種學習

今年才成立的自立家 , 住著18歲以上的即將面對自立的大學生 , 會有6000元 藍迪幣  , 5400是直接繳交伙食費給營養師及電費 、 水費 、 電話費繳給會計 , 就像在外獨立生活的實戰演練 , 開始要學習負擔自己的食衣住行等生活所需開銷 , 負責輔導自立家走上自立的玉眉老師發現 , 年紀越長的孩子對 藍迪幣 越看重也比較會使用 , 他們會用 藍迪幣 採買搬出藍迪時的生活必需品 , 也懂得衡量借貸問題及人際交情 , 若有不慎破壞的公物 , 也可以用 藍迪幣 賠償 , 要看破壞的原因及物品 , 開賠償會議時由總務評估 ,  藍迪幣 讓大孩子學習理財 , 並負起責任 , 即便現在失敗都是一種學習 。 
藍迪幣 失敗都是一種學習

所有的孩子都知道藍迪商店的商品是物資捐贈而來的新品 , 但為何沒有一個孩子抱怨不公平要用 藍迪幣 買回 , 而不是院方該發送呢 ? 目前是藍迪長子的小偉說 : 「 藍迪幣 是一種零用錢 , 不是出公差也不是以勞務所賺來的 , 存多一點可以買自己想要的商品 , 不存可以買零食 , 花起來比零用錢較無心痛的感覺 , 為何不花呢 ? 」存最多 藍迪幣 的大姊姊小婷說 : 「 藍迪幣 依照年齡發送300~6000元不等 , 她因為作息時間與商店開張時間都不太一樣 , 因此存了不少 藍迪幣  , 但也因此買到自己很喜歡的耳機 , 深夜時可以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 , 也買過自己到現在還非常珍惜喜愛的馬克杯 , 當她離開這裡時一定會帶走這陪伴她走過青春的可愛馬克杯 。 」

失敗 藍迪幣 都是一種學習

商店的買氣變高

仕喬老師是在他高中時見證藍迪兒童之家發行 藍迪幣  , 當時他認為多此一舉 , 也不知道有什麼作用 , 只覺得制度 、 標價 、 商品都非常混亂 , 甚至有的老師想送給孩子就送了 , 讓有存 藍迪幣 的孩子覺得非常不公平 , 這狀況直到紹峰老師接手後 , 改良了倉儲管理方法 、 建立藍迪商店的制度 , 並在他非常有原則的管理下 , 展現了 籃迪幣 的多樣風貌 , 像是商店有了大型娃娃 、 組合型的玩具 、 樂高 、 龐大的拼圖、電子產品 、 耳機 、 藍芽喇叭 , 也有男生買了娃娃送給心儀的女孩 , 也會下架不受歡迎的商品 , 也有促銷與抽獎活動 , 讓商店的買氣變高 , 且活動變得很多元 , 教育意義也相對提高 。 
Friday Store 藍迪幣

對外資源連結的責任感

現在負責對外資源招募的仕喬老師 , 也聽見孩子的心聲 , 盡力幫助孩子招募孩子所想要的夢幻商品 , 也改變了過去只是被動接收物資並上架的狀況 , 積極與相關單位聯繫 , 像是百貨招商部門 , 幫助孩子爭取更多適合的夢幻商品 , 享受孩子自己努力存錢買到獨有的東西的喜悅感 , 也發現他們更加珍惜與愛惜自己的物品 , 並也加重了自己對外資源連結的責任感 。 
商店的買氣變高 藍迪幣

鼓起勇氣負起責任

 藍迪幣 發行的過程中 , 不只是孩子獲得財務管理與購物享樂的教育 , 老師們也是歷經不少「藍迪弊」的經驗 , 沛潔老師表示 : 「會發行自己的藍迪幣而非直接使用流通的新台幣是考量捐贈物資不能二度販售 , 這樣不但觀感不好也容易引起外界錯誤聯想」 , 另外也曾遇到孩子擔任商店的工讀生 , 刻意放水亂算的弊端 、 未經同意自由拿取的偷竊事件 , 這些都是當初在設計 藍迪幣 時沒有想到的 , 卻也衍生出更多教育案例 , 讓孩子在還沒出社會前先有了在家犯錯的經驗 , 有改正的機會 , 以偷竊為例 , 孩子就得鼓起勇氣負起責任 , 回商店認錯 , 按價賠償,並回商店擔任工讀生執行「社會服務」 , 了解商店營運的邏輯 , 以及體認偷竊對他人的損失與困擾 。 
商店的 藍迪幣 買氣變高
旦旦:老師~我的橡皮擦和鉛又不見了!
老師:老天爺~你不知道是第幾次了不見了!
美美:老師那個東西不見了沒關係啦,跟老師領就有了喔~
老師:…
藍迪幣 面臨第三次金融改革

院長李雪櫻想起十年前 , 當藍迪還在為孩子三餐與安全奔波張羅時 , 孩子卻對於得來不易的文具不懂珍惜 , 也曾帶著孩子去便利商店買東西 , 但孩子卻乖乖排排坐在地上 , 不知道該怎麼辦 ? 不知道社會行為模式與缺乏社會化的狀況 , 讓院長相當著急 , 深怕孩子在學校因此遭到排擠甚至同儕霸凌 , 因此參考香港銅鑼灣學校附設的中途之家機構 , 有了 藍迪幣 的雛形 , 也歷經仿真錢幣與後來封膜增加質感的可愛型代幣制度 , 也主動募集青少年最愛的保養品販售 , 也討論過女生的衛生棉到底是民生必需品還是孩子需要用錢買的東西 , 但考量現實社會交易現象 , 整體社會並沒有對女性有衛生棉的採購補助 , 因此也決定讓衛生棉成為藍迪商店的商品之一 。   

 藍迪幣 面臨第三次金融改革

也讓家老師持有 藍迪幣 帶著孩子兩周採購民生日常家用品 , 就像一般家庭的父母帶著孩子逛大賣場一樣 , 在藍迪是所謂的倉庫小旅行 , 透過採購讓孩子知道兩周來的日常開支 , 知道衛生紙 、 洗碗精 、 白米的價格 , 至少在使用時知道愛惜與珍惜 , 不會無止盡的亂用 , 實際上減少了衛生紙 、 洗碗精 、 洗衣精的浪費,現在的消費模式正在改變中 , 小額電子錢包也漸漸取代現金 ,  藍迪幣 也面臨第三次金融改革 。  

虛擬 藍迪幣 

財務長美鳳老師表示 ,  藍迪幣 過去與現在最大的差別在於 , 小家家用的 藍迪幣 從實體藍迪幣變成現在基金概念的虛擬藍迪幣 , 過去小家用的是實體藍迪幣因幣值及數量是固定的 , 由於小家老師勤儉持家導致 藍迪幣 難以回流 , 因此經常在隔月要再發放 藍迪幣 時出現實體 藍迪幣 不夠周轉的問題 , 現在家用金改採基金的方式 , 小家老師們只需將所需產品登記在購物單上 , 領取物品後送會計部扣款 , 節省了許多家老師的作業 , 畢竟當初設計 藍迪幣 的目的是建立孩子的價值觀及消費 、 理財的概念 。  
藍迪幣面臨第三次金融改革

希望引進POS系統

紹峰老師也希望引進POS系統 , 從進貨到出貨都有清楚的物流與金流管理系統 , 讓捐贈的物資更能有效的追蹤與運用 , 甚至有了數據的依據 , 最為未來資源整合與對外招募的依據 , 資源更有效運用減少浪費 , 也有助於孩子將來打工或是就業時與社會接軌 , 真正與時俱進 , 發揮當年 藍迪幣 發行時的教育真諦 。 

小潔是藍迪商店的工讀生 , 在弟弟妹妹抱著期待興奮的心情來到商店之前 , 她已經在商店點貨 、 補貨一上午了 , 擔任藍迪商店的工讀生 , 二個月可以賺到150元 藍迪幣  , 而且購物可以有8折的優惠 、 還可以提早看到新商品 ; 來藍迪3年多了 , 自己最近買的是一個縫織機 , 在商店買過最貴的東西是800元的行動充電器 , 也觀察到小小孩都愛買芭比娃娃和玩具 、 小學生都買零食 、 國中以上的都是零食和3C , 之前商店出售最特別的是空拍機1000元由一位女生買走了 , 六日會先進商店整理商品 , 所以會先知道新進的商品 , 自己再計畫決定要買些什麼 , 有了這樣的小小店長的經驗 , 覺得自己跟別人最大不同是大家都會瘋狂搶購 , 但他會慢慢來等大家都搶先 … 。 

 藍迪幣 的故事將未完待續…